中国经济显现企稳态势 料将保持中高速增长
2015/9/23 14:19:12 点击:
新华网北京9月23日电(记者安蓓王希)距离三季度经济数据发布还有近一个月时间,但海内外对中国经济的关注热度已经开始上升——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速有没有水分?是否会出现“硬着陆”?全年7%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能否实现?中长期能否保持平稳健康发展?
针对这些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李朴民作了解答。他22日就当前经济形势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下半年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全年经济增速有望保持在7%左右。
全年经济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可以实现
“综合分析研判,下半年我国经济将继续运行在合理区间,整体平稳的态势不会改变,全年经济增速有望保持在7%左右。在经济增长总体平稳、市场供需状况基本稳定的情况下,就业岗位将持续增加,物价总水平温和上涨,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可以实现。”李朴民说。
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速有所下降,从过去10%左右的高速增长逐步回落到7%左右的中高速增长平台,经济进入新常态。
经济增速放缓的背后,是中国经济发展内在条件和外部环境正在经历的深刻变化。但不可忽略的是,在中国经济规模超过10万亿美元后,7%左右的经济增速中,每一个百分点都意味着巨大的增量。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分析说,从8月份经济数据看,中国经济仍处于“筑底”过程中,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但企稳态势已经出现。尤其转型较快的东部等地区,增速已经企稳。高新技术产业与消费领域也出现较快的增长势头。
李朴民说,从需求面看,未来几个月消费处于旺季,在一系列促投资政策持续加力下投资增长有望缓中趋稳,内需将继续发挥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作用。从供给端看,农业生产形势稳定,全年粮食有望再获丰收;服务业总体将保持较快增长;工业结构调整阵痛还在持续,但预计工业运行将保持稳定。
“经济运行的积极因素正在不断增强,经济运行正在波动中回稳。”发展改革委经济运行调节局局长李仰哲说,预计后几个月,随着地方政府债务置换、降准降息、房地产调控等政策措施效果进一步释放,支撑经济增长的有利因素和内生动力将不断增强,经济运行有望保持平稳增长,实现全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
上半年7%的经济增速从何而来?
上半年7%的经济增速数据发布后,由于超出部分国际机构和一些专家的预测,引发了对中国统计数据真实性的所谓“怀疑”。
分析人士指出,一些研究机构从用电量、运输量等实物指数的增长速度推断中国经济增速远低于7%,却忽视了这些指数增速放缓背后中国经济结构的重大变化。
今年上半年,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已高达49.5%,比2007年提高了6.6个百分点,而服务业每单位增加值耗电量仅相当于工业的15%,其比重的大幅上升必将改变用电量、运输量等实物指标与经济增长的弹性关系。
此外,当前中国经济中新的增长点加快培育成长,医药制造、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中占比大幅提高,这些行业普遍具有低能耗、高附加值等特征。
“上半年核算数据客观反映了我国当前经济增长。”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许宪春撰文表示。
今年上半年,占中国GDP比重近90%的工业和服务业止跌回稳,工业增速与一季度基本持平,服务业增速较一季度提高0.5个百分点,供给面回稳推动总体经济止跌回稳。从需求面看,上半年实际消费增长保持稳定,投资和出口也在二季度出现了回稳迹象。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际社会也要认识和适应这种变化,不能总希望中国经济始终保持高速增长。”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牛犁说,同时还要看到中国仍然是增长最快的主要经济体之一,仍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中国经济中长期有望保持平稳健康发展
中国欧盟商会9月初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称,尽管中国的商业环境有挑战,但依然为包括小企业在内的欧洲公司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在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不及预期的大背景下,各国经济面临着不同的困难,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的中国经济不能例外。
尽管如此,经济学家们普遍认为,中国经济具有巨大潜力、韧性和回旋余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深入推进,将释放出强劲的国内市场需求。
中国正在推进的结构性改革正源源不断地释放活力和动力。今年以来,一大批带有顶层设计性质的综合性改革方案相继出台,行政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财政金融改革等领域陆续推出重大改革举措,将持续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动力。
中国政府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支持创业创新发展。决策层近日部署建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撑平台,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新模式得到重视。
“中国经济新的增长引擎已初见端倪,新动力正进一步集聚。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目前虽尚不足以抵消传统产业的下降,但代表了发展的方向。”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长王军说。
更重要的是,在转型升级过程中,中国政府应对各种复杂局面、有效管控风险的能力正不断提高。“从中长期看,中国经济有条件、有基础、有能力实现平稳健康发展。”李朴民说。
针对这些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李朴民作了解答。他22日就当前经济形势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下半年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全年经济增速有望保持在7%左右。
全年经济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可以实现
“综合分析研判,下半年我国经济将继续运行在合理区间,整体平稳的态势不会改变,全年经济增速有望保持在7%左右。在经济增长总体平稳、市场供需状况基本稳定的情况下,就业岗位将持续增加,物价总水平温和上涨,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可以实现。”李朴民说。
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速有所下降,从过去10%左右的高速增长逐步回落到7%左右的中高速增长平台,经济进入新常态。
经济增速放缓的背后,是中国经济发展内在条件和外部环境正在经历的深刻变化。但不可忽略的是,在中国经济规模超过10万亿美元后,7%左右的经济增速中,每一个百分点都意味着巨大的增量。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分析说,从8月份经济数据看,中国经济仍处于“筑底”过程中,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但企稳态势已经出现。尤其转型较快的东部等地区,增速已经企稳。高新技术产业与消费领域也出现较快的增长势头。
李朴民说,从需求面看,未来几个月消费处于旺季,在一系列促投资政策持续加力下投资增长有望缓中趋稳,内需将继续发挥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作用。从供给端看,农业生产形势稳定,全年粮食有望再获丰收;服务业总体将保持较快增长;工业结构调整阵痛还在持续,但预计工业运行将保持稳定。
“经济运行的积极因素正在不断增强,经济运行正在波动中回稳。”发展改革委经济运行调节局局长李仰哲说,预计后几个月,随着地方政府债务置换、降准降息、房地产调控等政策措施效果进一步释放,支撑经济增长的有利因素和内生动力将不断增强,经济运行有望保持平稳增长,实现全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
上半年7%的经济增速从何而来?
上半年7%的经济增速数据发布后,由于超出部分国际机构和一些专家的预测,引发了对中国统计数据真实性的所谓“怀疑”。
分析人士指出,一些研究机构从用电量、运输量等实物指数的增长速度推断中国经济增速远低于7%,却忽视了这些指数增速放缓背后中国经济结构的重大变化。
今年上半年,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已高达49.5%,比2007年提高了6.6个百分点,而服务业每单位增加值耗电量仅相当于工业的15%,其比重的大幅上升必将改变用电量、运输量等实物指标与经济增长的弹性关系。
此外,当前中国经济中新的增长点加快培育成长,医药制造、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中占比大幅提高,这些行业普遍具有低能耗、高附加值等特征。
“上半年核算数据客观反映了我国当前经济增长。”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许宪春撰文表示。
今年上半年,占中国GDP比重近90%的工业和服务业止跌回稳,工业增速与一季度基本持平,服务业增速较一季度提高0.5个百分点,供给面回稳推动总体经济止跌回稳。从需求面看,上半年实际消费增长保持稳定,投资和出口也在二季度出现了回稳迹象。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际社会也要认识和适应这种变化,不能总希望中国经济始终保持高速增长。”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牛犁说,同时还要看到中国仍然是增长最快的主要经济体之一,仍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中国经济中长期有望保持平稳健康发展
中国欧盟商会9月初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称,尽管中国的商业环境有挑战,但依然为包括小企业在内的欧洲公司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在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不及预期的大背景下,各国经济面临着不同的困难,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的中国经济不能例外。
尽管如此,经济学家们普遍认为,中国经济具有巨大潜力、韧性和回旋余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深入推进,将释放出强劲的国内市场需求。
中国正在推进的结构性改革正源源不断地释放活力和动力。今年以来,一大批带有顶层设计性质的综合性改革方案相继出台,行政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财政金融改革等领域陆续推出重大改革举措,将持续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动力。
中国政府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支持创业创新发展。决策层近日部署建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撑平台,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新模式得到重视。
“中国经济新的增长引擎已初见端倪,新动力正进一步集聚。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目前虽尚不足以抵消传统产业的下降,但代表了发展的方向。”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长王军说。
更重要的是,在转型升级过程中,中国政府应对各种复杂局面、有效管控风险的能力正不断提高。“从中长期看,中国经济有条件、有基础、有能力实现平稳健康发展。”李朴民说。
- 上一篇:中国跻身世界核电第一方阵 在建规模世界第一 [2015/9/23]
- 下一篇:两条高铁串起粤桂黔13市 1000亿元开启区域合作 [2015/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