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新闻资讯

从“投资中国”到“中国投资”

2015/1/26 15:00:02      点击:

  2008年以来,金融危机重塑了全球经济格局。对于全球资本来说,中国最大的魅力,已经逐渐从投资“中国制造”,转向了投资“中国消费”。但更大的转变还在于,中国从最具吸引力的资本流入大国,转向了几乎对等的资本输出大国。从“投资中国”到“中国投资”,面对这一巨大转变,中国准备好了吗?世界准备好了吗?

  2015年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于在瑞士小镇达沃斯举行,中国与投资都是无可回避的话题。由腾讯财经主办的2015腾讯达沃斯晚宴于当地时间1月22日晚间举行。本次晚宴的主题是“从‘投资中国’到‘中国投资’”,探讨中国企业在国际化道路上的角色变化,特别是中国企业在全球的投资身影。来自中国、美国、英国以及印度等国家的嘉宾出席晚宴,就中国企业投资话题进行热烈讨论。有关观点摘录如下:

腾讯财经总监杨福:中国企业海外投资越来越成熟

  就在达沃斯论坛举办的这一周,中国房地产商万达刚刚收购了西班牙马德里竞技足球俱乐部20%股份。此外,无论是葡萄牙的保险公司,还是法国的度假村,英国的披萨店,纽约的摩天大楼、还有电影院线都充斥着中国资本的身影。在过去十年,中国的对外投资保持着差不多每年39%的惊人增速。根据商务部公布的最新数字,在2014年,中国对外投资高达1400亿美元,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中国的FDI(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外商直接投资)的数字。中国开始成为一个资本的净输出国,由一个贸易大国开始成为一个贸易强国。

  我们高兴地看到,这股海外投资热潮的主角已经由过去的中字头的大型国企,变成联想、复兴、万达这样的民营企业。甚至是新兴的中国互联网企业,包括我所服务的腾讯公司,也投资了很多美国的游戏公司。阿里巴巴投资了印度的电商企业,百度则投资了美国的互联网明星企业Uber。

  另一个可喜的变化是,中国对外投资的对象也由当年的油气、矿产这样的资源主导型,转向消费品和服务。从第三世界国家开始更多的聚焦在欧美等发达市场进行投资。投资也由当初的拥有少数股权,通过私募股权基金等工具通盘收购企业。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已经越来越成熟和自信。

  最重要的是,我们发现中国的企业对外投资已经由当年的单打独斗型的这种机会性投资开始向战略性投资转变。在2003年,TCL收购法国的汤姆逊公司的时候,他们甚至没有咨询过中国的驻法大使馆。

  现在中国的习近平主席已经提出了宏大的“一带一路”的构想,这个计划被很多观察人士称为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规模达400亿美元的丝路基金的推出,已经为这计划提出了具体的框架,这也为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因为“一带一路”路线上的很多国家,大多处于工业化的早期。中国企业在这些国家的投资,不仅能够转移过剩的产能,实现产业升级往价值链上游走。尽管这个投资热潮已经在兴起,但是我们发现中国累积的对外投资其实可能现在还不到美国的10%,日本的一半。

  有预测说,在未来十年,中国对外投资可能会增长至1.25万亿美元,增长空间巨大。但是我们同时也觉得这其中孕育着巨大的风险。中国企业会不会像当年的日本企业一样,用很高的价格去收购美国的摩天大楼和高尔夫球俱乐部,最后却因为泡沫经济的破裂,被迫低价割肉?此外,在打造全球品牌,进行跨文化管理,更重要的成为所在投资国负责任的企业公民,也是中国企业需要弥补的长足的功课。

李稻葵:中国企业的海外“补药”该怎么吃

  在清华大学苏世民学者项目主任李稻葵看来,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存在三类核心诉求。其中,被李稻葵列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第一大诉求的是,寻求资源和能力的互补。李稻葵用形象的比喻称“就像我们的身体出了问题之后,我们需要吃补药”。同时,他以三一重工为例,来解释这一诉求点。2012年,三一重工参与收购德国普茨迈斯特混凝土机械工厂,此后,三一重工在混凝土泵机机上得到极大提升。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第二类诉求是实现资产多元化。此外,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第三类诉求是转移过剩的生产能力。

  从三种国内企业的海外投资情况来看,李稻葵对于第一类情况持鼓励态度。而对于第二类和第三类状况,则表达了一定的担忧。以转移过剩的生产能力为例,国内企业在国际运营能力、当地语言能力、本地化管理水平等方面,仍存在不少令人担心的部分。

  从未来趋势上看,李稻葵认为,“未来若干年,我相信第一类和第二类投资会继续,第三类投资可能不多,但是会有一些。我会非常担心第二类和第三类投资,所以我建议,有关的部门和企业家,一定要关注第二类和第三类投资。”

赫芬顿邮报CEO:企业国际化需要尊重文化差异

  赫芬顿邮报(HuffingtonPost)首席执行官Jimmy Maymann表示十分看好亚洲尤其是中国市场,希望2015年年末之前能够开通中国版本。目前赫芬顿邮报在全球共开拓了15个市场,在亚洲地区已开通印度、日本及韩国版。

  赫芬顿邮报成立于2005年,美国在线(American Online,即AOL)2011年对其收购后逐渐拓展成为集政治、经济、科技、娱乐等聚合的内容制造商。Jimmy Maymann表示,赫芬顿邮报愿意将中国作为本土市场来发展。“中国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我们一直希望来到这里,这里的网络用户超过6亿,是美国人口的两倍。如果能把这里作为赫芬顿邮报的本土市场,我们将拥有巨大的资源和市场机会。”作为即将走入中国的企业,Jimmy Maymann认为尊重文化差异是赫芬顿邮报最需要注意的方面,只有理解本地文化与本地语言,才能做出合适的发展规划,他同时建议,正在走出中国的本土企业同样注意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