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新闻资讯

浙江义乌推千人计划 打造国际贸易人才改革试验区

2015/9/26 10:15:08      点击:

  中新网义乌9月26日电(记者 胡丰盛 李婷婷)你见过图案、花型不是染的,而是打印上去的围巾吗?你见过可以乱涂、乱划,拿水一喷就可以褪色且无毒的水彩笔吗?你见过看上去普普通通,售价却达数百元,可以防止静脉曲张的袜子吗?

  在浙江义乌就有人能做。这里聚集着一批以“千人计划”专家为代表的高层次人才队伍,他们创办的公司,已经成为了义乌小商品转型升级的一个典型代表。

  放眼如今的义乌,这些高科技含量的小商品亮相只是其人才战略的一角。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作为浙江省内少有几家成立招才局的县级市,义乌正以“人才+项目+资本+市场”的发展模式,实现传统小商品企业的转型升级。“人才、资本、市场,这几个要素突破了,义乌的未来就很有希望。”义乌市委人才办负责人说,而如今,在国家“千人计划“的政策支持下,义乌正将人才的特长与义乌企业家强大的市场拓展能力有机融合,实现互利共赢。

  小商品 高科技

  郭振荣的故事,在义乌几乎耳熟能详。

  说到以人才引领创新驱动发展,“郭振荣”三字是绕不过去的,因为他是义乌本土培养出来的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当然,也因为他,“一个人救活一个产业”。

  “我是一名新义乌人。”在浙江蓝宇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郭振荣眼睛里,流露着一股对未来充满希望的眼神。

  他说,把创业的地点放在义乌,他选对了。

  郭博士是江苏江阴人。2005年,获得美国“公立常春藤”之一的威廉-玛丽学院应用科学系的博士学位。2010年,带着14项材料制备及数码打印应用方面国际、国内发明专利,郭振荣回国了。

  在一次高层次人才对接会上,郭博士碰到了一位义乌企业家王英龙先生。

  一方是有技术、有学识的海归人才,一方是有场地、有资源的义乌企业家,俩人相见恨晚,很快达成了合作意向,共同创办了浙江蓝宇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走进位于义乌佛堂镇的浙江蓝宇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听不到机器的隆隆作业声,看不见工人忙碌的身影。大多数员工坐在电脑前,点击鼠标工作。

  郭博士说:“我们公司有100名员工,其中研发人员占了大多数。”在浙江蓝宇公司内,陈列在数码纺织打印机上的是一瓶瓶五颜六色的墨水。“这些墨水有些神奇,虽然不是用来写字,却能直接打印到纺织品上,形成各种漂亮的花纹与图案。”

  郭博士研发的新型数码打印十字绣产品,推向市场仅一周,订单便源源不断。

  义乌仅用5个月时间就完成了十字绣行业的转型升级,200余家传统企业被淘汰,46家使用其技术产品的企业产值增长300%,利润率高达200%,十字绣行业重新回暖。该技术还被应用到围巾和内衣等多个行业,引领义乌纺织印花行业的整体转型升级。

  救活一个产业发展”。证明一件事:由民营企业家出资,海归高层次人才出技术,依托义乌发达的市场信息,第一时间将产品推向全球,义乌在人才建设、在人才引领目前的经济中心工作—创新驱动上,探索走出了“人才+项目+资本+市场”的新模式。

  智贸携手 共赢发展

  “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

  探索一种新的引才模式,或者说,要以人才建设推动经济的创新发展,其实并不容易,需要义乌的大量付出。为确保高层次人才扎根,义乌在给予高额奖励资助的同时,还结合义乌的实际,相继出台了人才子女就学、人才住房保障等10余个人才专项政策。

  “仅创业启动资金,每个博士领衔项目配套100万,省部级重点人才配套200万,国家级重点人才配套500万。去年10月份,我们就集中兑现了2340万。”义乌市委人才办负责人说,通过整合“科创园”、“高创园”、“英才创业园”,义乌已经打造出“一园多点”的“千人计划”产业园。“海内外的人才来了,马上可以入驻。”

  截止目前,义乌“千人计划”产业园已成功引进高层次人才领衔项目86个,其中不少项目,都是义乌传统小商品邻域的升级版。

  2015年,凭借着一支水彩笔,浙江奥乐奥公司正成为众多风投眼中的“香饽饽”。

  这支笔到底什么来头,各种“橄榄枝”会不断抛向这家刚成立的企业?18日,在义乌科创园奥乐奥公司内,总经理贾旭宝拿出一支水彩笔,对记者做了一番演示:他在自己白色衬衣上画了长长一道线。接着,他拿水在画痕上喷了一下,画痕就消失了;接着,贾旭宝又在自己的手上画了一条,用舌头舔了一下,画痕又没了。

  “这就是我们研发的环保水致褪色色料,它可以用水轻松清洗,且环保无毒,不含任何重金属。有了它,妈妈们再也不用担心孩子乱涂乱画。”贾旭宝笑着说,公司成立短短几个月销售额就已达260多万元,今年预计可实现产值1000万元。目前,这个色料已经运用到水彩笔、蜡笔和教学培训笔中。

  在创办“奥乐奥”之前,贾旭宝代理过节能产品,开发过奥运产品。

  2011年,在看了CCTV《我爱发明》栏目关于环保色料的报道后,凭着商人特有的市场嗅觉,贾旭宝找到了研发这项技术的创始人———山西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教授、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第一完成人董川博士。

  通过3年时间,贾旭宝和董博士达成合作,项目成功进驻义乌“科创园”。

  从王英龙到贾旭宝,两个不同名字的义乌民营企业家,所引进的项目都是小商品,但是却有着非常高的科技含量,这让义乌“人才+项目+资本+市场”的模式不断成熟,几年时间短暂,木却成荫。

  仅2014年,义乌引进的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中有3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3人入选浙江省“千人计划”、41个项目入选“义乌英才”计划。

  “义乌对人才最大的吸引力就是市场。我们有将近30多万人的国际贸易专业人才。”义乌市委人才办负责人介绍,通过“智贸携手”的引才方式,义乌正全力以赴打造一个各种高层次创新人才的聚宝盆。

  百尺竿头 砥砺前行

  很多人都在讨论义乌如何从“打工天堂”变成“创新天堂”。

  义乌传承的“鸡毛换糖”其核心就是双赢,各取所需。我们现在引进人才,也是要企业家和创新人才实现双赢,这个理念,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义乌市委人才办负责人如是说。

  而打造人才聚集高地,义乌正付诸更多行动。

  2013年,义乌推出的“义乌英才”计划被称“史上力度最大”的招才引智政策。针对高端人才,义乌在对团队和项目资助、创新创业人才及团队奖励,健全市场化引才育才机制、创造人才培养发展平台等方面有着重大创新突破,诚意满满。

  例如对在义乌工作或创业的国内外顶尖人才,给予最高5000万资助。

  “现在,我们正着力打造‘智贸携手,共赢发展’的国际贸易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智就是指智慧、人才、科技项目;贸就是指义乌的市场,贸易人才,企业家。把两者结合,让它们实现共赢发展,义乌转型就实现了。”义乌市委人才办负责人说,如今,义乌已充分调动起了用人单位和人才的积极性,今年千人计划申报数量达到了23人。

  “义乌对人才引进的数量没有明确限制,只要有符合要求的人才入驻义乌,就能投入多少资金予以资助。”

  在政策倾斜基础上,义乌还通过高创园、英创园、科创园3个人才创业创新基地打造“一园多点”的“千人计划”产业园。让海外高层次人才有了发挥作用的平台,并根据不同需求提供购房补贴、配套住房、妥善安排子女入学等政策扶持。

  山高愈前行,梦好起宏图。

  人才是最活跃的生产力。新常态下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低端要素利用向高端要素利用转变,关键靠人才。正如金华市委常委、义乌市委书记李一飞的决心,作为一带一路战略支点城市的义乌,正将过往工业的“硬伤”化为全新优势。砥砺前行的义乌,值得期待。

  还是那片国际贸易改革热土,还是这座改革之城。

  如今的义乌,再次凭借“人才”站在了新的发展风口。它用行动证明:这座城市,永不止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