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铅印到激光照排:中国印刷业发展历程

2014/9/29 14:44:31      点击:
从铅印到激光照排,从“北书南印”到三足鼎立,从只印书刊到商机无限……经过65年的技术追赶,这片活字印刷术的发源地实现了向印刷大国的跨越,在向印刷强国进发的路上,开拓的脚步永不停歇。

  现如今,走进一家书店,读者们在感慨于图书品种丰富的同时,也会不由得欣赏起书籍精美的印装工艺;从专门为新闻出版业服务,到从事为各行业“穿衣戴帽”的包装印刷、商务印刷,传统的出版物印刷企业正实现多元经营,提供全方位服务;人们不仅习惯于利用快印解决工作学习所需,时下流行的网络在线定制个性印刷品让印刷以更轻松、柔和的方式渗透进大众生活。

  传承:手工玩转“铅与火”

  走访印刷企业,无论是铜像还是挂画,人们最常见到的古代人物形象就是毕昇。新中国成立初期,毕昇的“背影”仍依稀可见。当时的印刷业以铅字印刷为主,手工工序繁多,正是活字印刷技术的延续。

  “先要熔铅,然后铸字,铸完的字要放到排字架上,由拣字工拣字。拣完字以后先拼版,拣字、排版之后便是校对人员进行校对,接下来就是浇铸纸型,纸型出来后就可以制作铅版,印出样张。”北京新华印刷有限公司生产部调度张如对铅字印刷的工艺流程了如指掌。这是因为他1981年到原北京新华印刷厂参加工作时,印刷生产仍以铅字印刷为主。一直到90年代初,铅字印刷才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铅印时代,不仅印前、印中环节费时费力,印后同样要靠手工。“改革开放前,我国印后装订还没有实现自动化、智能化。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印刷厂里裁纸机都比较少见,我们用来裁页的工具和中国共产党党旗上的镰刀是一样的。”从事装订工作已63年的印后专家王淮珠告诉记者。

  铅字印刷时代,不仅工人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大量的铅还会影响工人身体健康、污染环境。铅排车间、装订车间的每个工人都迫切希望有一种先进技术能够替代原始的劳作。

  激光照排技术的出现,让“光与电”照亮了印刷企业工人的希望。20世纪80年代末,王选所领导的科研团队研制出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为新闻出版全过程的计算机化奠定了基础,被誉为“汉字印刷术的第二次发明”。技术革新给印刷业带来全新改变。北京新华印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树文告诉记者,北京新华印刷厂于80年代成立了激光照排车间,车间可直接用电脑完成图书内容的录入、排版、输出胶片等程序,运用激光照排系统后,仅文字录入一项效率就提高了3倍以上。

  在上海数字印刷行业协会秘书长潘晓东看来,改革开放后,中国印刷业发生了质的变化。外资、民营企业进入市场,大量先进的海外印刷设备被引进到中国,提升了国内印刷的产能和水准。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深圳和香港地区因为贴近市场,较早接受西方理念,把持着国内的高端印刷市场,当时我国出现了“北书南印”的现象,这是北京、上海等地区印刷企业的长久之痛。潘晓东告诉记者,198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强出版工作的决定》,提出了“积极发展印刷事业,切实改变书刊印刷管理不善、设备陈旧、技术极端落后、生产能力不足的状况”,其中着重指出要对北京、上海地区16个厂进行技术改造。从此,我国印刷业开始了真正起步,设备陈旧、理念落后、人才匮乏等一块块“绊脚石”被逐渐移开。如今“北书南印”现象已经彻底改变,根据近日发布的2014年中国印刷企业100强排行榜,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环渤海地区分别以48家、13家、11家位居前三。